关注我们

扫描微信,随时获得最新资讯

不识字的王妈妈,身残志坚养猪忙

来源: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:2018-11-30

————记蓬溪县龙腾养殖家庭农场 王桥英Image title

王桥英,女,肢体二级残疾,今年54岁,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人,在2岁时因患骨髓炎落下残疾,手、腿关节严重变形,左手不能自由活动,走路都是依托左腿前行。早些年,全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丈夫四处打零工来勉强维持,有时靠借钱维持生活,很多人都不愿借钱给他们。王桥英说,“记得有一年,为了给读4年级的小儿子买支5角钱的圆珠笔,我走了3家人才借到钱。”那时生活的困境现在还记忆犹新,王桥英当时就想,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
2009年,为了能让两个儿子上高中考大学,在朋友的指点下,王桥英决定从事生猪养殖,创业兴家。当得知她修建猪场后,亲戚朋友都不看好、也不支持她,大家不相信一个残疾人能靠养猪发家致富,连她的丈夫都不看好,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。面对大家的质疑,王桥英没有退缩,而是自信的说:“虽然我有残疾,但是并不影响我发家致富。”通过向亲朋好友筹集和银行贷款凑齐了20多万元资金,在村里办起了优质生猪养殖场。Image title

正常人不会知道一个残疾人养猪,要克服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要付出多大的努力?为掌握猪的生长规律,她整日和猪混在一起,坐在猪圈里观察猪的反应,听猪的叫声,凭着一股子拼劲虚心求教,还用小本子画出它们的成长过程。看到妻子一股拼命的干劲,王桥英的丈夫也改变最初的看法,开始帮忙干猪场的事。同时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怀、帮助下,猪场先后获得了一些政策扶持。经过艰辛的付出,不但收回了成本,连续几年都有可观的收入,王桥英对自己的猪场更有了信心,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创新学习, 2015年王桥英注册成立蓬溪县龙腾养殖家庭农场,今年又修了新的猪场,新猪舍使用后,猪场一年出栏的生猪能从500头上升到1000头。

在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和收入状况后,王桥英也不忘帮助同乡,带动村民发家致富。她主动花了10多万元修了一条水泥路,既方便了自己运货,也方便村民进出;以略微高于市场价收购同村和周边村民种植的玉米等农产品;主动请同村的几名残疾人在猪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发给他们比正常工资还多的钱,让他们也能改变自己的生活;修建的沼气池,一直免费让村民使用。

这种身残志坚和乐于助人的精神,为王桥英赢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,但她却说:“我自己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,拿出一些帮助别人,是我力所能及的真心想帮助有困难的人,并不想得到任何回报,但是各级政府依然给我了很多荣誉和奖励。”Image title

王桥英认为自己一生创了两份业:家业和事业,创办猪场是她的事业上取得的成功,而4家省厅级单位颁发给她的那张“四川省优秀母亲”荣誉称号,则是她家业成功的证明。如今两个儿子都已大学生毕业,二儿子还是村里第一个农业方面的研究生。今年初,为了让年迈的父母口不再劳累,大儿子和同样是大学生的儿媳妇商量好后,辞去了在成都富士康和创维的管理和文员工作,放弃两人十多万的收入,回老家管理猪场。现在猪场日常的管理和销售,基本上都是大儿子和儿媳妇在负责。

今年6月,遂宁市举办的第三届“遂州杯”创业大赛暨“中国创翼”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,蓬溪县就业局相关领导,推荐她加入了“蓬溪县返乡创业联合会”,给她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,为她准备参赛资料,组织各种“一对一”培训,做好参赛准备。在各方的努力下,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大赛专项组一等奖,获得了代表遂宁参加全省的选拔赛资格。在选拔赛上,获取了大赛专项组三等奖和最佳人气奖两项大奖。

  现在,除了两个猪场以外,王桥英还拥有一个6亩地的纯生态鱼塘,开始实验种植2亩地的猕猴桃,并申办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。王桥英说:“我作为一个残疾又不识字的女人,从事养猪改变了我的家庭,让全家过上了好日子。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,用他们所学的管理和专业知识让猪场更先进,实现科学化、自动化的管理,成为蓬溪县第一家出产有机猪肉的养殖基地发展种植业,搞循环农业,走‘猪—沼—果’的有机生态农业之路,实现我的家庭农场梦想。”